老年患者接受CABG或DES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20131216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75岁及以上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GB)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期结果相似, 但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纽约州奥尔巴尼)Edward L. Hanna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倾向性匹配分析,在2008年至2010年间共入选了1,932例接受CABG或PCI的75岁以上多支病变患者,患者数据来自参与纽约州临床注册中心手术数据库中的59家医院。平均随访1.5年,两组在死亡率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上无显著差异, 但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表1)。

1Kaplan-Meier临床结果评估(随访2.5年)

 

CABG
(n = 1,932)

PCI
(n = 1,932)

调整的HR95% 可信区间)

P

死亡率

15.8%

16.9%

1.06 (0.87-1.30)

0.58

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19.8%


21.9%


1.15 (0.97-1.38)


0.12

再次血运重建率

4.5%

24.1%

7.48 (5.61-9.98)

< 0.0001

 

高风险患者(射血分数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和近端LAD病变)的亚组分析显示,CABGPCI在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 然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与PCI相比,CABG具有较低的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率。 在所有亚组中,CABG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低。

持续更新的研究势在必行

 Hannan博士及同事指出,虽然已经进行很从比较CABGPCI疗效的研究,但是大部分都排除老年患者。 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比较CABGPCI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因为两种血运重建方式不断进展,特别是PCI,发展尤为迅速,已从球囊血管成形术到金属裸支架,再到几代DES的快速演变。

作者承认,高风险亚组得出的结论效力不足,因为研究样本规模较小。 此研究的另一项缺陷就是选择偏倚,患者并未随机分组,且只入选了在纽约州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


Source:

Hannan EL, Zhong Y, Berger PB, et al. Comparison of intermediate term outcomes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versus drug-eluting stents for patients ≥ 75 years of age. Am J Cardiol. 2013;Epub ahead of print.

Related Stories

Disclosures
  • There is no statement regard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for Dr. Hanna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