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就医等待时间仍然太长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男女性再发生急性心梗症状之后到医院就医的时间仍然存在拖延。

 

重点摘要 

平均而言,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超过 3.5 小时,该数字在过去 10 年当中变化不大。

研究人员称,在过去 10 年间,65 岁以上患者就医的及时性一直未得到改善,该棘手的问题“一直受到临床和公共卫生界的相当关注。”

资深研究人员 Robert Goldberg, MD(马萨诸塞州医学院,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告诉 TCTMD:“这一行为问题很难纠正。出现症状的时候患者脑海里会蹦出来很多情绪,包括恐惧、否认、尴尬和其他一系列因素。你肯定听过街头巷尾类似的事情,我自己就从家里人那儿听到过不少:这些人希望等着症状自己缓解,希望它不是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已有显著的进步,但冠脉再灌注和血运重建的全部益处取决于患者是否及时就诊,而这只有在院前延误最小化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十年间没有变化

本次基于人群的研究于 2016 年 4 月 21 日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在线版,对 2001 年到 2011 年间马萨诸塞州中部 11 家医院共 1,542 例年满 65 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了分析。

在 10 年的研究期间,院前延误的平均时间为 3.7 小时。按三个年龄组(65 到 74、75 到 84、85 岁以上)对患者分层后,其平均延误时间分别为 3.5、4.0 和 3.4 小时。全部患者中接近一半的人在症状发生 2 小时内到医院就诊,但有 37% 是在发病后 2 到 6 小时就诊。另有 16% 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超过 6 个小时才就诊。

院前延误时间中位数约为 2 个小时,而且在这 10 年间保持一致。这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延迟时间中位数从 2001-2003 年到 2009-2011 年间略有下降,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院前延误的平均时间从 2001-2003 年的 3.9 小时下降至 2009-2011 年的 3.2 小时,但差异仍未达显著水平。研究人员称,在 10 年当中,在症状发作后 2 小时以内抵达医院的患者比例保持稳定。

与较早到医院的患者相比,延迟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更常在傍晚、夜间和清晨(晚上 6 点到早上 5:59 之间)发生急性症状患,而且更可能出现非典型的症状,如腹痛、心悸等。患有 STEMI 和合并症更少的患者更多较早就医。

至于为何一些患者出现症状时不去医院或叫救护车,Goldberg 表示求医的决策是复杂的,跟心理、环境和其他个人因素都有关系。他表示:“很多人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症状,而且也有很多人把症状归结为其他原因。”有的人害怕或不好意思就医,而有无医疗保险等其他原因也会影响等待或就医的决策。 

从研 的角度来看,测量院前延误是很难的,Goldberg 认为这种终点“有点含糊。”换句话说,确定患者在到急诊室就诊或呼叫救护车之前等待的时间是不精确的。他问:“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作症状发作呢?是出现一点点的胸痛、一定程度的胸痛,还是剧烈的胸痛?从背部稍有刺痛还是很痛时算起?大多数人在发生症状的时候也不会去看表。此外,根据医疗机构及其关注点的不同,这些信息可能也不会被询问和记录。”

Goldberg 告诉 TCTMD,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教育患者了解发病时延迟就医的风险,并识别和消除其就医的障碍。总体而言,他认为最有可能改进的地方是减少“拖延者”的人数,这些人都在急性心梗症状出现 6 个小时以上后才去医院。

他说:“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可以在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就要人命。如果患者迟疑不决,就可能不幸成为院外心脏病死亡者,这些死亡病例往往都很突然。有些人可能会在几秒钟内死亡,但居然有人还想在发病之后等一等。换作是我,绝对不愿意成为死亡统计数据里面的一员。”

 


来源:

  • Makam RP, Erskine N, Yarzebski J, et al.Decade long trends (2001-2011) in duration of pre-hospital delay among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Heart Assoc. 2016;Epub ahead of print.

披露:

  • 本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
  • Goldberg 自述与本研究无相关利益冲突。

相关报道:

Michael O’Riordan is the Associate Managing Editor for TCTMD and a Senior Journalist. He completed his undergraduate degrees at Queen’s…

Read Full Bi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