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后神经系统事件虽不常见但仍然会引起“糟糕透顶”的后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PCI 后脑血管意外 (CVA) 或 TIA 的发生率自 2002 年以来保持较低水平,但卒中的若干危险因素却有所增加。然而,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的住院期间和 1 年死亡率仍然相当高。

 

未来展望

 

研究作者表示,尽管 PCI 术后神经功能事件不常见,但它们仍与临床预后较差相关,这“强调 PCI 术后需要有效治疗卒中。”  

MedStar 华盛顿医院中心(华盛顿特区)的 Ron Waksman, MD 及其同事在 2015 年 11 月 10 日发表于《美国心脏杂志》在线版的文章中写道:“尽管 PCI 的总体安全性和疗效有所改善,但这些患者的预后仍然糟糕透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帮助更早诊断 CVA,而溶栓相对于机械血栓切除的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

研究人员检查了 2002 年 1 月到 2015 年 6 月间在其中心接受 PCI 的 25,626 名患者数据(平均年龄 65 岁;65.2% 为男性)。在此期间,PCI 后 24 小时内共发生 110 起神经系统事件 (0.43%),包括 86 起 CVA(大部分为缺血性)和 24 例 TIA。

CVA/TIA 的发病率始终保持稳定,但基线时部分危险因素却随时间而有所增加,包括年龄、心肌梗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 C 型病变比例。相反,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则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在医院内,有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在 PCI 后的出血、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管并发症率高于无神经系统事件患者,并且住院中位时间更长(9.5 和 2 天;P <.001)。此外,CVA/TIA 与院内死亡率(20.7% 比 1.5%)和 1 年死亡率(45.0% 比 7.3%;P 均 <.001)更高相关。但是,TIA 后死亡率则大大低于卒中。

Waksman 和同事表示,这些发现与之前的研究“高度一致”,还给出了几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经治患者的风险水平升高但神经系统事件风险仍然保持较低水平。

他们认为,首先引导导管尺寸比以前更小,因此可能会抵消患者风险的增加。他们补充说:“这也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的整体改善所致。具体而言,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和更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令原本是血栓形成的潜在病灶的主动脉斑块稳定化。”

改进的余地

有多种因素均与神经系统事件的发展独立相关:以前发生过 CVA (OR 2.4; 95% CI 1.4-4.4)、非裔美国人人种 (OR 2.4; 95% CI 1.5-3.9) 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泵 (IABP; OR 4.9; 95% CI 2.7-8.8)。

Waksman 和同事称,后者“的原因可能是曾有 CVA 史或颈动脉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率较高,但也有另一个合理推测是 IABP 可能导致复杂主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 CVA 风险。”

他们的结论是,尽管 PCI 后神经系统事件结果罕见,但它们仍与临床预后较差相关,这“强调 PCI 术后需要有效治疗卒中。当然,在症状出现后尽早进行脑磁共振成像以缩短诊断时间将是有益的。如果确诊缺血性中风,则可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或机械性血栓实现及时脑灌注,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来源: 
Didier R, Gaglia MA Jr, Koifman E, et al.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from 2002 to 2014: incidence, outcomes, and associated variables.Am Heart J.2015;Epub ahead of print.

披露:

  • Waksman 未作出关于利益冲突的任何声明。

相关报道:

    Todd Neale is the Associate News Editor for TCTMD and a Senior Medical Journalist. He got his start in journalism at …

    Read Full Bi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