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依替巴肽疗法与PCI患者获得更好的结果相关

2013729日在线发表的EARLY ACS试验的亚组研究提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可获益于早期依替巴肽治疗。然而,PCI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GPI)或药物疗法的统计学交互作用使得结果仍不确定。

EARLY ACS的完整结果发表在2009521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研究表明对于来自北美、欧洲、中东、亚洲和亚太地区29家医疗中心的9,492位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风险NSTE ACS患者来说,早期使用依替巴肽并不优于必要时使用。

由杜克临床研究所(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医学博士与健康科学硕士Kristin Newby领导的亚组研究对9,166位接受冠脉造影+ PCI60.5%)、CABG13.4%)、药物疗法且未行血管重建(26.7%),或同时接受PCICABG0.5%)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GPI可降低死亡与心肌梗塞风险

早期依替巴肽疗法与安慰剂相比,可减少PCI患者的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HR 0.8095% CI 0.68-0.95),即使这一关联未见于药物疗法患者(HR 0.9795% CI 0.74-1.29;交互P = 0.24)。

接受PCI的患者(与未接受PCI相比)具有更低的30天死亡率与心肌梗塞风险(HR 0.6095% CI 0.49-0.74P < 0.0001),但是常规早期依替巴肽疗法(与延迟的必要时治疗相比)则并没有此优势(HR 0.9095% CI 0.74-1.11P = 0.34)。对于药物疗法,早期依替巴肽疗法与30天死亡率或心肌梗死并无关联(HR 1.0195% CI 0.79-1.34),而对于PCI治疗,早期依替巴肽疗法的事件风险率则与主要分析相同(HR 0.8095% CI 0.60-1.08;交互P = 0.28)。

1/4的接受PCI的患者(25.8%)在造影后转向依替巴肽疗法,但是是在导丝通过病变前(常规早期依替巴肽 n = 685;延迟必要时依替巴肽 n = 745)。对于两组患者,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在转换疗法患者中更高。在随机至早期依替巴肽治疗的患者中,转至开放标签依替巴肽治疗的患者(与未转换的患者相比)事件发生率更高(11.8%对比7.9%)。在随机至延迟必要时依替巴肽治疗的患者中,转向开放标签依替巴肽与未转的患者(继续安慰剂治疗)事件发生率相似(11.4%对比11.2%)。

一项“延迟的分析”

常规早期依替巴肽治疗对于PCI治疗可降低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率,但是药物治疗中并未见此改善;然而,PCI与随机治疗策略之间的关联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常规早期与延迟必要时依替巴肽疗法在PCI与药物治疗之间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别无法得出确切的定论。Newby博士与同事认为,安慰剂组部分患者进行PCI必要时使用了依替巴肽,可能会减弱常规早期依替巴肽治疗的效果,而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一致。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位于纽约州纽约市)的医学博士Sorin J. Brener认为这项研究是一项“延迟的分析”。他在与TCTMD的电话采访中表示,“这一课题在十年前就已经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已经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引入使得ACS患者的治疗已经发生变化,完全忽视噻吩并吡啶或P2Y12受体阻滞剂的益处对于该研究来说是不妥当的。

Brener博士认为ACUITY试验并未显示早期GPI疗法的优势,特别是患者已采用了2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早期GPI疗法在2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前是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现在已经不再是了。虽然如此,它还是有微小的优势。

研究详情

与接受PCI强烈相关的因素包括存在单支病变、无左主干病变、基线肌钙蛋白升高与既往CABGPCI史。与未接受PCI强烈相关的因素包括高血压、从入院到随机治疗的时间< 5小时、从随机治疗到血管造影的时间< 15小时。

 


资料来源

Bagai AWhite JALokhnygina Y等,“对接受PCI的高风险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常规早期依替巴肽治疗对比延迟必要时依替巴肽治疗:来自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试验中的早期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研究的分析”,《美国心脏病学》杂志2013年;网络发表。

信息披露:

  • Newby博士报告从多家制药公司接受研究支持与咨询费。
  • Brener博士报告无利益冲突。

相关新闻:

  • 在NSTE ACS治疗中将早期GPI与上游氯吡格雷配合使用时可增强效果

Comments